顯示具有 旅遊雜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旅遊雜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宜蘭行 -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Day 2 (夜宿風箏小木屋)

離開玉兔鉛筆學校之後馬上轉赴預定夜宿的風箏小木屋(容後介紹),隔天原本預計前往冬山河親水公園或是傳藝中心,但是因為天氣突然爆熱,臨時決定前往路上偶遇的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遠望園區鬱鬱蒼蒼,枝繁葉盛,應該很適合在炎熱的天氣下閒逛。


林業園區是由昔日林場重新整修而成,主要在介紹以及重現羅東林業往日繁盛時期的面貌,林業工作人員生活以及當時所用的火車、鐵軌、火車站...。


進入園區沒多久即見到兩旁堆放的巨大檜木、樟木...,濃濃香氣凝聚於空氣中,讓我這個木頭控好想搬一根回家(放哪)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老火車頭


↑  退役老火車頭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輕型二輪推車  


↑   鋸下來的木頭切小段之後,可堆疊於輕型車上以人力運送。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鐵軌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高架鐵軌


↑  放眼所及到處都是鐵軌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修羅滑道


↑  修羅滑道:大型原木的溜滑梯。原木運送困難,因此當時依地形建造適合的坡道讓原木順勢滑下,以便收集,省卻不少運送上的時間及人力。


小朋友當然二話不說以餓虎撲羊之姿大玩特玩,照片左下還有準備幾段木頭可用來模擬當時情景。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日式建築1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日式建築


↑  園區中四處可見的日式建築。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課程表  


↑  園區為小朋友開設的各項課程,其中9/7及9/28的水中忍術破解班讓人不由自主地打起手印!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火爐


↑  園區裡有設立很多館別,我沒有一一去記,這個館在於重現當時在太平山林場上的林業工作人員住宿環境。


火爐是林場濕冷環境必備好物,一來可取暖,二來順便燒開水,再來可以在爐火上頭架起架子烘乾衣服。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古蹟地圖  


↑  原木從山上運至山下路線圖。山上道路以小火車運送,兩座山之間以流籠吊掛傳送,重複數次才能將木材送至林場。


當年臺灣林業帶起百業興盛,背後的故事令人回味無窮。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古早味櫥櫃


 ↑   食物櫥櫃,裡面還有擺放塑膠製食品陳列,很久以前我家也曾經有一個。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老門閂


↑  古早味門閂。盤古開天的時候我家也是用這種門閂(請問您老是哪個年代的人)。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原木辦公桌


↑   原木辦公桌。這張辦公桌應該沒有經過太多上漆處理,表面留有使用過的痕跡、凹陷以及原木長期使用後的光滑手感。(木頭控又要發作了)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浴桶


↑  原木浴桶。前方還有可以加木炭的凹槽,可保水溫不變。


p.s.不得不承認妹妹跟胡瓜同天生日的事實!(無語問蒼天)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旋轉式撥號電話  


↑  古早味旋轉式撥號電話。館內有好幾隻展示用。


小米:XXX您好,是,是,好的好的,等下回您電話(完全模仿本人)


妹妹:喂~(尾音)嗯~~~(拉尾音)好啊~~~~~(拉尾音加長版)


嘟嘟:喂...喂...喂...根本沒人講話!詐騙電話!(喀擦掛回去)


因為電話掛上後會響個沒完,三個小傢伙光是跑來跑去接電話就玩得不亦樂乎。


此時背後靈突然冒出來


解說人員:我要訂三個排骨、二個雞腿便當


三顆種籽:.............(一哄而散)


解說人員:打錯囉!喔,對不起!


三籽孃旁白:每個人都有演戲的天分,只要你放對地方(飄走)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竹林車站


↑  老車站重現。不遠處也時有真的火車隆隆開過,很有臨場感。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火車車廂


↑  退役老火車頭及車廂。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火車車廂ps版


↑  惡搞版。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開鍘


↑  別別別,不要開鍘啊~~~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走鐵軌


↑   鐵道清道夫。三個人忙著把鐵軌上的落葉及木屑清乾淨,因為這樣火車才不會出軌~~~(老媽請你們掃地的時候有這麼認真,我就阿彌陀佛喔~~~)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文創區


↑  林場房舍改裝為文化創意館。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熱爆了  


↑  快熱爆的一天!女胡瓜再度現身!你明明沒有看過胡瓜,快把胡瓜臉收起來!


累翻  


↑  又熱又累,上車全部昏倒~~~


林業園區占地很大,環湖步道沒能走完,還有一些DIY課程受限於時間沒能體驗到。園區內大部分地方樹木枝葉茂盛非常涼爽,適合不用趕進度跑行程之攜家帶眷、扶老攜幼大家一起來。


 




 


離開玉兔鉛筆學校之後馬上轉赴預定夜宿的風箏小木屋,此行見識到宜蘭民宿真的很多,沿路民宿指標整齊劃一,我們住宿的這間在很裡面的裡面再裡面的裡‧面‧!就像是你參加禮物交換大會,抽到一個又大包裝又精美的禮物,撕開一層還比一層美的包裝紙之後只看到放在豌豆公主床墊下的豌豆!(兩者完全沒關係)


周遭除了稻田就是住家,沒有明顯地標,不算好找。(豌豆那麼小當然不好找)


若要前往住宿,建議吃飽後儲存戰備存糧再前往,因為我們就是九點左右巴豆妖,又開車出來,看著四通八達的田埂完全不知道方向,不小心開進一條封閉道路,倒車時因為太暗差點全家一起去種田。還好有人體GPS(本人)在車尾導航才免遭此劫!


小木屋有烤肉區,這個方法應該可以在餓肚子或是跌到田裡之間做個緩衝,至於食材要自備或是可以請民宿主人代勞尚待詢問。


風箏小木屋上往下拍


 風箏小木屋內部


↑  小木屋內部:兩邊有閣樓,上下共有四張床,最多可睡八人。


三個小傢伙一看到樓梯只能用瘋了來形容,爬上爬下的次數一人最少50次起跳吧!看得我頭都暈了!


雖然剛開始有小老鼠上燈臺的戒慎恐懼感,爬了幾次之後個個發現自己變成身輕如燕,來無影去無蹤的科學小飛俠之後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要退房的時候,三個人一直拖拖拉拉,捨不得離開,直說讓我再爬一次樓梯,結果不知道爬了幾次才讓他們甘願走出木屋。


嘟嘟更是語帶不捨的說:要是我們能夠一直住在這,不知道有多好~~~


木屋空間睡八個大人應該不成問題,但是如果八個大人同時在樓下活動,空間就顯得很小了。


小木屋計費方式與一般不同,採人頭收費制,人越多單價越低,但是個人認為像我們這樣住五個人差不多,比較輕鬆,住到八個人大家的手腳可能會一路相連到天邊!


風箏小木屋後陽台


↑  小木屋後門出去是陽台,相連木屋陽台可互通。


風箏小木屋可打通


↑   相連木屋內部也有門可以互通,若是幾個家庭或團體一起出遊,可以預訂連棟木屋,彼此互相照應,應該會更有趣。


風箏小木屋閣樓


↑  小木屋閣樓。三個都指名要睡閣樓,結果只有小米一個睡樓上,兩個小的還是跑下來跟我擠,一來是關燈之後他們有點怕怕,二來是我怕他們晚上想起床尿尿的話會因為環境不熟一腳踩空摔下來。


風箏小木屋入口夜拍


↑  小木屋入口夜拍,每棟木屋門口都有一盞燈,除了照明用之外,應該是用來吸引蚊蟲,避免進入室內。因為老闆有交代,玄關的燈不建議開,會引來蚊蟲。


風箏小木屋外觀夜拍


↑  小木屋外觀夜拍。我們住宿的這排木屋背後不遠處就是冬山河。


風箏小木屋外觀晨景


↑  小木屋晨景。郵戳應該換英文,可以當明信片魚目混珠假裝自己去歐洲玩!


  冬山河


↑  冬山河


冬山河河堤步道  


↑ 晨起在冬山河河堤步道。很長的河堤,一早就有好多路跑者,感覺像是在晨訓,因為都是成群結隊而且速度很快,每個人都臉不紅氣不喘跟我說早安。


可以跟民宿主人免費借用腳踏車,一般腳踏車及親子車都有,但是沒有小朋友騎的,老闆說因為客人不愛惜馬上就壞,後來就不再準備小孩車了,有點可惜!


風箏小木屋第一排


↑  第一排木屋,建於水面上。


風箏小木屋第二排


↑  第二排木屋,唯一不臨水


風箏小木屋第三排


↑ 第三排木屋,我們住宿在這排,背後是冬山河。


風箏小木屋早餐


↑  早餐。以民宿而言,20幾道菜真的超級豐盛,民宿阿嬤坐在旁邊一直問大家有沒有吃飽,準備隨時補充不足菜色。


原本以為早餐只有稀飯,有點擔心,因為三個小的通通不吃稀飯。還好有乾飯、饅頭、豆漿,還有現炒青菜,菜色豐富,有好幾道醃製的瓜類也是阿嬤自己醃的,吃好飽。


風箏小木屋餐廳


↑  用餐處。腳下木板有點吱嘎作響,深怕吃到一半會跌下水裡。


風箏小木屋風箏  


↑  為何叫風箏,因為民宿阿公很會做風箏,牆上掛了好幾隻風箏。


整體而言,風箏民宿都在水準以上,民宿外觀有特色,周遭環境很不錯,尤其有小孩的一定會玩得很開心,但是不愛小朋友爬高爬低或是會擔心摔下來的就不建議前來住宿了。


瑕不掩瑜區


本著歐巴桑雞蛋裡挑骨頭的欠扁精神,一定要補充一下可以改善的地方。


風箏小木屋屋後水溝


↑  在木屋及冬山河河堤之間有條小水溝,沒有味道,但水色混濁,且木屋下堆放雜物,破壞整體景觀。


風箏小木屋-瑕不掩瑜  


↑   屋頂角落蜘蛛絲。因為有閣樓的關係,才能看得這麼仔細,一般住宿大約也不會注意到屋頂牆角吧!


床墊偏硬(也許是個人喜好問題)


浴廁偏小:


民宿浴廁分兩邊,分別在入口的左右手邊,一邊是浴室,一邊是廁所,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上完大號之後可以趕快跑到另一邊洗澡,不會被自己薰死。


因為民宿外觀採三角形建築,因此進入浴廁後,屋頂是斜一邊的,較高的人應該會覺得伸展困難。


風箏小木屋-小蟲


↑  不知道是因為靠近水邊或是民宿主人自己種蔬菜引來的昆蟲,傍晚時分會有很小隻的蟲子成群飛舞。當你走過去,蟲子會讓出一個人形給你,雖然不咬人,可是我討厭昆蟲,所以還是覺得很恐怖!不過因為蟲子真的很小,不注意還會以為是風沙,所以三個小傢伙反而沒有太大感覺,只是一直用手揮開。


另外因為分上下兩層,冷氣裝在一樓,雖然有吊掛電扇上下各一支,但猜測夏天閣樓應該會蠻熱的。不過因為鄰近水邊,說不定晚上開窗反而更涼爽,不得而知。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宜蘭旅-週記


宜蘭旅-週記-1


宜蘭旅-週記-2  


↑   小米的週記。平常引以為苦的作業,這次洋洋灑灑寫了三面,寫文章果然還是得有感才行。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宜蘭行 - 玉兔鉛筆學校 Day 1

這次出遊是為了彌補過年時約定好卻訂不到旅館不得不取消以及小米八歲的生日之旅。


這次出遊一路順遂,不論是參加DIY行程或找景點,我們都沒有抓時間,時間卻都剛剛好趕上,終於擺脫新竹逃難的夢魘了!


上週六早上走雪隧往宜蘭,很擔心塞車問題,進入雪隧後,更擔心卡在隧道中發生火燒車事件,看來我的被害妄想症以及密閉恐懼症有加劇的趨勢...


兩個鐘頭後下交流道,三個小傢伙馬上吵著要上廁所,本來還老實的想找便利商店、麥當勞、肯德基...借廁所,順便補充一下存糧。只是一路往下只有越來越綠油油的趨勢,除了豪宅跟稻田之外啥都沒有。   


  宜蘭稻田  


正當三座水庫即將無預警洩洪,我們還被GPS牽著鼻子胡逛瞎繞,而老爺大人完全不知自己身處何方時,頭一抬,正好對上玉兔鉛筆學校大大的招牌,正是我心裡預備的第一站!當場如浴佛光,差點三跪九叩一路進去!(老媽別再跪了,咱們快憋不住啦)


就是這個光  


 玉兔鉛筆學校招牌


↑  就是這道光!滿布歲月痕跡的廠房。


玉兔鉛筆學校入口  


↑  大門,由內往外拍。


解放完畢走入內室,正好趕上鉛筆DIY下午一點的課程,我沒有預約,還能順利報名實在幸運,也許是正值用餐時間所以人數較少吧!


下一場導覽得等到下午三點去了,晚個十分鐘我們應該就只能鎩羽而歸。


導覽參觀費用NT$150/人,3歲以下免費(長者也免費,可是忘了幾歲以上)。


玉兔鉛筆學校巨型鉛筆  


↑  要請這三位給我乖乖合照真的是Mission Impossible!


玉兔鉛筆全盛時期應該是響叮噹的大公司,現在除了小學生與繪圖的人之外,用鉛筆的應該算小眾吧!玉兔應該也是因此轉型觀光工廠,這還是我頭一次帶他們進行這類行程!


玉兔鉛筆學校觀賞影片  


導覽課程從觀賞一小段影片開始,玉兔特意將空間布置成小學教室,小小舊舊的課桌椅很有懷舊氣氛。


影片內容在介紹鉛筆、筆芯製作流程。我們再次幸運的遇上一位很有梗的導遊,能把原本預期會有點無聊的影片觀賞也讓大家笑聲不斷,小朋友大朋友們個個張大嘴臉上寫滿:喔~~~原來如此的表情,不過還是有一個阿罵見周公去了zzZzz。


比較可惜的是畫質太差,看了有點傷眼睛,像這種有歷史的故事,真的需要有心的人好好製作有品質的介紹影片。不過太有名又有壞處,到時參訪又是人擠人...兩難。


鉛筆製作流程-油炸桶


↑  筆芯油炸桶。筆芯是由石墨及黏土混合製成,搓成條狀後要放入油炸桶(豬油)中以高溫油炸,讓筆芯滑順好寫,不會刮紙。目前玉兔已經不再製作筆芯,都是由國外進口。


鉛筆製作流程


↑  鉛筆則是由兩片有著半圓形凹槽的木板黏合後(1),再刨出外表曲線(2)。


先取一片半圓形木板,放上筆芯,作業員手腳很快,一次可放五隻以上筆芯,而且還能準確進入凹槽,讓大家驚呼連連。


取另一片半圓形木板塗上白膠,緊密黏合並用機器壓緊後再進行外表曲線刨除。


鉛筆計算工具  


↑  鉛筆計算工具。


看完影片後進入小朋友最愛的DIY課程


鉛筆DIY之材料組合


↑   導覽人員每人發了三隻白色鉛筆,一隻色筆,還有桌上一堆任你取用的印花及透明收縮膜。


DIY鉛筆是製作最簡單的收縮膜鉛筆,可以在白色鉛筆上繪製自己想要的圖樣,也可以直接套上他們給的印花圖樣或是透明收縮膜。這種鉛筆就是削到一半可以整張皮扒下來的那種。


鉛筆DIY之我不會啦


↑  妹妹很認真的做,嘟嘟則是開始求救,因為收縮膜有點難搓開套入筆身,而且要在圓滾滾的鉛筆上寫字畫圖還真有點難度。


鉛筆DIY之烤鉛筆  


↑  做好後放入機器中烤鉛筆,加熱後收縮膜就會服貼的包覆鉛筆囉!


DIY鉛筆成品  


↑ 我必須承自己沒啥創意,加上製作時間有點短,所以...(藉口多)


(詳細製作過程請上玉兔文具網站)


玉兔鉛筆學校釣鉛筆


↑  接著登場的是遊戲課程:要用加長型玉兔原子筆釣起池中假魚,大人小孩分開計分。小孩組冠軍釣了17支,大人組冠軍釣了26支(這傢伙一定是釣蝦場老闆),哥哥跟妹妹分別釣了2-3支,嘟嘟只有一支。


結束後當場淚眼婆娑:我只有一支,抱著我默默掉眼淚。你老媽也只釣了12支啊,連個小鬼都贏我咧!


釣完魚後接著參訪工廠生產線,這地方不能拍照,只好沒圖沒真相了。


玉兔鉛筆學校內部玩石區


↑ 看完生產線應該是一段工廠歷史介紹,三個小傢伙已經耐不住性子跑到外面玩起石頭了,一人捧了一大把放在眼前聚寶盆裡當作他們的金銀財寶。真希望老媽我有點石成金的能力啊~~~(妄想中)


玉兔鉛筆學校兔子立牌


↑  門口大型兔子立牌,還有不夠高探不出頭的哥哥姊姊。話說右邊那隻頭上頂著什麼?完全看不出來。


玉兔鉛筆學校體能課-不成人形版


↑   最後一堂是體能課,要用木板堆疊成整齊八角形,我們這組小孩最多,又是一陣人馬雜沓,最後排出不成人形的八角形!


玉兔鉛筆學校體能課-堆疊八角形鉛筆


↑  最少應該要像這樣才合格!


玉兔鉛筆學校體能課-人體筆芯  


↑  排成八角形的目的是?原來是早期曬鉛筆的時候就是這樣排列的。


現在則是可以讓小朋友鑽進中間充當人體筆芯。我們堆的那疊一摸就垮,只好拿別人家小孩當麻豆了!


玉兔鉛筆學校畢業證書  


↑  整個課程歷時約二個鐘頭,結束後每人都可以領到畢業證書 ─ 校長獎鉛筆一支。


這次行程收穫最豐富的除了鉛筆還是鉛筆,課程在導覽人員(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因素)的帶領下豐富又有趣。沒寄望他們記得多少鉛筆製作過程,只希望能比以前更加愛惜鉛筆就萬幸了!


小時候被限制只能用鉛筆,大點之後開始愛上自動鉛筆、免削鉛筆、各式各樣原子筆、中性筆...玉兔單調的顏色還有利百代小天使鉛筆絕對不會是我那時候的首選。


現在,卻越來越愛鉛筆的手感,尤其是原木鉛筆,較好的鉛筆在削筆甚至書寫時還會散發出淡淡木頭香。


玉兔鉛筆  


鉛筆會被取代而消失嗎?你認為呢?